[imtoken手机钱包app下载]曾经引来风暴的Keep,如今怎么样了?
吴敏去的那家门店面积不大,但低价吸引来了不少周边的高校学生。室内的健身器械,在她等候的几十分钟内,几乎都没有空出来,更重要的是,,她了解到,乐刻的健身教练流动于不同门店间,并不固定。
行业数据显示,2020年我国健身人口渗透率5.02%,对比同期美国和欧洲的15.2%和8.1%,显然是一个更低的比例。
最近接连传出上市消息的Keep,在用户看清线上健身是个伪命题的境况下,再加上尴尬的线下门店扩张速度,Keep的上市之路不知能否顺利坦荡。
武汉上研究生,吴敏没有Keepland的线下体验,但在研究生时期,吴敏也去过学校附近的乐刻门店,但和李子园不同,乐刻这个品牌至今并没有给她留下什么好印象。
然而现在,即便是办理Keep线上年卡,都无法让他提起兴趣,因为Keep的免费课程已经足够丰富和实用了。
3.《Keep上市进程提速,3亿用户撑得起20亿美元估值吗?》Tech星球
2019年以来,Keep开始断舍离做减法,其中AI、海外、户外、跑步等多条业务线解散,员工压缩至600人左右。Keep的场景延伸的线下门店,如今布局几乎都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,在北京工作的周超告诉我们,Keep的线下店有一阵子有不少,但现在收缩了不少,而且在他看来,线下门店教练并不令人满意,去的人比较少。
徐东观察身边的朋友,健身初期,大家都有在Keep上购买产品的经历,但在对比了其他电商平台后,就再也没买过了,“购买的人群也是也是健身小白吧。”
Keep都“忽悠”不到健身小白了?
几年来,吴敏观察着平台上健身博主们的更新和活跃动态。B站、微博、小红书、抖音全平台同步,这是当下一众博主的常规操作,健身博主也不例外,但他们总有发力的主平台,定位健身,Keep有些被遗忘了。
由于Keep上的课程少,重复率高,加上健身本来就是一项枯燥的过程,继续使用Keep,只能强化减肥“枯燥痛苦”的感受,去年底,吴敏还是找了健身房里的专业教练。
撸铁不痛苦,流汗是快乐。6点下班直奔健身房,减脂塑形才是今天月薪两万打工仔的终极快乐?
线下交锋,Keepland尴尬出局?
天使面孔配上魔鬼身材,也许这就是“氧气女神”的顶配,看着照片中张颜完美的身材,她身后健身器械好像看起来也不那么冰冷了。下意识间,我伸手摸了摸我逐渐突起的小肚腩,从未有过健身观念,突然有了也要练个马甲线的冲动。
使用之初,Keep上的教程和健身周边产品比较受欢迎,所以除了线下课程,周超当时还接连买了滚轴、瑜伽垫、弹力绳、健身手套,但现在他都不再复购了,因为性价比不高。
在吴敏看来,Keep的交互性其实并没有那么强,B站微博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完整课程体系更新。在Keep上摸索了很长时间,这款软件一直为人称道的跑步数据记录功能,都被运动手环替代了,如今,Keep对吴敏仅存的意义,只剩下在跑步完之后观看“拉伸”视频。
前段时间,健身镜、瑜伽裤的火热,也证明了健身这种现代化的生活方式,已经开始在国内蔓延开来。
作为新型健身房团队,乐刻、Keepland、超级猩猩三者常被放在一起作为比较。线上约课、无教练推销课程、全天营业、低价月卡、单次收费、主打团操课、便利店式的健身模式,以上几点几乎囊括了三个新型健身房的共通特点。
去年四月,上海地区的Keepland仅存活了一年之后,就正式宣布撤出了上海市场,剩余的门店,全部位于北京,而北京地区的门店数量,目前也仅为同期创立的乐刻的十分之一。
最为依赖的变现方式健身产品,也因为不高的性价比,成为健身小白一次性消费的选择,复购率难题始终未解。
(Keepland北京店)
新型健身房的兴起已经好几年了,健身变得更加火热,曾经引来风暴的Keep,如今怎么样了?
Keep凭借互联网健身概念火出圈,随之而来的一众新型健身房如雨后春笋般冒出。后来者居上,同类互联网+健身房模式下,乐刻和超级猩猩,在这两年似乎有着更胜一筹市场心智。
健身行业,向来对如何留存用户感到苦恼,Keep的线上课程,同样被用户吐槽得千疮百孔。仅仅凭借随时可进入退出的线上视频,用户的会员习惯恐怕一时间很难养成,付费内容的复购率一旦被证明存伪,Keep的持续盈利能力很难不被质疑。
(Keep、京东、淘宝瑜伽垫价格对比)
本文网络收集整理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bnlive.com.cn/appxz/7178.html